冬小麦早春准确判断小麦返青期至关重要。通常,当春季气温稳定回升到3℃以上,麦苗的心叶开始长出,颜色由冬末的暗绿转为鲜绿,田间呈现出一片浅浅的绿意,这便是小麦返青的明显信号。
返青期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施好第一肥、浇好第一水、做好除草、控旺、促弱转壮和预防倒春寒等工作。促进小麦分蘖,能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养分等资源,让小麦群体结构更合理,提高抗倒伏等抗逆能力,实现产量提升。
合理施肥:建议合理施用氮肥,强壮根系、提升抗逆性。施肥宜早不宜迟,一般在小麦返青初期,土壤表层化冻5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对于弱苗、晚播苗,适当增加施肥量并提前追肥;壮苗则遵循正常用量,避免徒长。
浇好第一水:返青期小麦需水量逐渐增大,一般遵循 “小水轻浇”原则,每亩浇水量30-40立方米,以湿润土壤20-30厘米为宜,确保根系层水分充足又不积水。并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气温稳定在5℃以上的晴天上午浇水。
控旺:返青期分蘖是小麦麦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对于播种时间过早、播种量过大、苗期长势过旺的麦田,不仅要尽量晚施肥晚浇水,还要在小麦拔节前一周进行打药化学控旺以防影响小麦的顺利结穗和产量形成,预防小麦后期因茎秆过高而倒伏减产。
防治病虫害:返青期湿度回升,小麦易患纹枯病、根腐病等。需要根据麦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药剂进行提前防控,同时搭配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剂。在防治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弱苗、黄苗恢复:对于播种较深、播种较晚或者发生冻害的麦田,要做好弱苗、黄苗恢复工作。在浇水施肥的基础上,结合叶面喷施二氢钾和芸苔素等叶面肥,能有效促弱转壮、促黄转绿。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除草剂药害:开春之后小麦田的除草要在拔节前进行,在温度稳定在8℃以上,土壤墒情60%左右,晴朗无风的中午前后进行,不重喷不漏喷。
2.预防倒春寒:早春气温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倒春寒,要提前做好倒春寒预防工作。特别是一些旺长麦田,可以通过物理镇压和化学控旺,促旺转壮,提高小麦的抗寒性。